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节庆研究

传承发展节庆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发布时间:2018-07-12 18:09:39    文章来源:中华节庆网

传承发展节庆文化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杨海周

    节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记忆和象征,历经千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多样,而中华传统节庆是这其中重要的传承渠道和展示平台。目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四大传统节日均设定假期,其他民族节日也有相关放假规定列入法定假日的做法,既表明政府重视民族传统,同时也使节庆文化传承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保障。弘扬和传承传统节庆文化,对于国家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节庆对于国家宏观战略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血脉是维系有机体生命的重要保障,精神家园是精神上的造血供血系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紧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正是丰富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早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已将“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单独列为第二十九条纲要,文中指出:“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适应当代生活,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解地抓好移风易俗,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续完善中华民族始祖的祭奠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解要)中亦有大量的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思想内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整合现有城市评选项目”。国家宏观战略依据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而确定,在目前已公布的国家法律、政策中,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日益受到重视,在社会生活中开展弘扬和传承节日的工作和实践,是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符合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的。以节日为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民族特征和文化要素,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走向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外,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现在都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也说明了民心所向的力量。同是走向现代化道路,建设现代性文化,内地和港澳台虽有意识形态的差别,但民众在传统节日文化上却是相互认同的,高丙中在《文化自觉与中国节假日制度的改进》一文中指出:“我们通过以节日为标志的同质性更大的时间框架来加强对于以领土为标志的空间框架的认同,以服务于国家统一的目标;通过选择性地承认民众文化并加以积极的引导,使政府成为民族、民间优秀传统的代表,从而被民众认可为自己的代表,也就是说,政府通过承认传统节日在制度内的地位而让自己获得代表一个原来被忽视的部分的合法性。今天,当政之道是善待传统,尤其是民间传承。”

二、节庆的起源

     节庆活动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步,构成早期节庆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原始信仰和节气系统。最早的节庆是以取悦神灵为主要目的的祭祀活动,这源于在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情况下原始崇拜、迷信和禁忌。全世界每个文明都有祈求、欢庆丰收的祭祀活动和习俗, 不同民族感谢自然恩赐的方式又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包括了祭祀程序、节日宴会、狂欢歌舞和感恩等内容,有固定节期和相当规模的祭祀活动就可以演化为节日。另一方面,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的逐步增加,产生了一系列岁时祭祀、岁时歌舞、岁时庆典、岁时禁忌和饮食,从而发展出很多用以表达怀念祖先、寄托哀思、企盼团聚等情感的节庆。随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很多宗教节日也相继出现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必须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出于祭祀目的节庆活动,还是岁时节庆、宗教节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交叉、融合,彼此并没有明显的边界划分,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古时清明承载着重要的娱乐功能,人们在清明这天相约郊外,踏青迎春,赏花游园。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清明节扫墓,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发展到现代,2008年清明节被列为公众假期,这一传统节庆已经由祭祀祖先、祭奠过世亲友,扩展到缅怀民族和国家英烈的全民活动。

节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传统节日已经消失,有些节日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蕴含在节庆活动中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深层底蕴是不会变化的。它们是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核,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

三、传统节庆活动的主要功能

   1.节庆活动的最初功能是取悦神灵、沟通天地人神

     最早的节庆活动都是以祭祀为主要目的的。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万物充满了敬畏,他们虔诚地想通过祭祀的方式来,祈求自然的恩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虔诚是否能感动天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对自然的敬畏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一种自然观。

   2.节庆活动从远古到现实以及未来都是人们寄托精神、表达欢乐的理想化活动

     在共同区城内生活,具有共同生活习俗和信仰的族群,为了祭祀天地鬼神,为了祈求神灵眷顾,为了感谢自然恩赐等各种目的,他们聚集在一起,用食物来供奉,用歌舞来祈祷,用虔诚的心与天地神灵沟通。这种集体的庆典与狂欢就是节日最本质的初衷,它把松弛和快乐带给循环往复在繁杂农事活动中的人们,带给公众超越常规的体验,让人们在短暂的时光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3.节庆是民族共同体的维系力量

    节庆不是统治阶级或者少数阶层的专属文化现象,它蕴藏在广大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是人民共同情感的基因, 是民族共同体的维系力量,为广大民众深切认同。因此,节庆活动能够把分散的社会个体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而演化成为一种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使社会成员中的个体获得文化归属感。节庆中所蕴含的思想、知识、精神、情趣、信仰,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节庆活动,通过节庆中的祭祀和仪式,传递来自远古祖先的信息,也传递人类一代代积累的文明成果。例如,中国的春节,便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世界华人的共同节日,无论汉民族平时之间如何松散,但只要到了春节,“回家过年”便成为思乡游子的共同心愿,表现得又如此强烈,近年来每到春节所形成的人口大流动, 是世界各民族中所罕见的,这就是通过节庆加强族群群体之间民族认同的典型例证。

四、节庆活动形成的民族构成与生存环境关系

   1.农耕民族的节庆活动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农耕民族的节庆活动是我国节庆活动的主体,该类节庆活动包括所有与农事劳作、节气变化有关的祭祀、欢庆、娱乐活动。这类节日历史悠久,涉及地域广阔,具有深厚的民族和民俗文化底蕴。春天有春节、填仓节、立春节、清明节等,提醒人们万物复苏,春耕待即;夏天有立夏节、端午节,人们品“三新”,赏荷花,喝雄黄酒,借助自然所提供的各种应季食物安度酷夏;秋天有立秋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登高望远享秋高气爽,赏秋月玩秋菊庆丰收之喜;冬天有冬至、腊八、小年、除夕,劳作一年的人们尽享秋收喜悦,是难得的农闲时光。

   2.滨海滨湖择水而居民族的节庆活动

    我国有众多大河、大湖以及漫长的海岸线,择水而居的民族靠水吃水,因而形成了独特的以水文化为特色的节庆活动,包括祭祀水神、湖神、龙王等。人们通过各种祭祀活动,表达对江河湖海的敬畏与崇拜,借此来祈求风调雨顺,渔业繁荣。东南沿海的开洋节,大理洱海之滨的白族每年要定时举办开渔节,开海当天要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和古老的祭海仪式,而后渔民们方可下海捕捞。而闽台一带人们则奉妈祖为海中保护神,每年都要举行祭妈祖会。

   3.草原游牧民族的节庆活动

     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有许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牧业生产是这些民族的主要生产活动方式,由此创造了与之相应的节庆文化。例如藏区的赛马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哈萨克的叼羊,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又名“宰牲节”)等,人们感恩万物、欢庆幸福生活,进行赛马、打猎等具有强身健体和竟技意味的节日庆祝活动。

   4.丘陵山区民族的节庆活动

     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育化出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民族节庆。很多民族世代居住在丘陵山区,适用于本地的生态环境及生活习性的庆祝丰收活动。比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仫佬族的“依饭节”、苗族的“赶秋节”、彝族的“火把节”、羌族的“祭山会”、仡佬族的“吃新节”等;他们庆祝丰收,感恩自然,视大自然为父母,视山为神,仰仗它,崇拜它,以此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节庆活动。

五、节庆活动的研究、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极力恢复传统节日也创办了大量的现代节庆,“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损毁的文化空间得以重建,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社会生活得到了良性的循环互动。 200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展开,至2010年,已有58个节日分三批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项目《中国节日志》,是秉承中华民族“盛世修志”的文化传统,以大型国家项目的组织管理形式,调动全国各学科有关研究力量,在以往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深入的现状调查,采用文本、图片、音视频、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现存的各地区、各民族传统节日(包括庙会、歌会、祭典等) 所进行的一次全面、深入、科学的研究、记录和整理。项目丛书共选取各民族、各地区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150个左右,以节日立卷编纂;总计200卷、5000万字左右,图片6万张左右。这是目前我国国家层面节庆领域唯一的“文化工程”。

六、节庆活动的设立审批

     国家成立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栗战书。发布指导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节庆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中办发2012〔18〕号,《节庆活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清组发2015〔1〕号。

设立节日、纪念日、活动日有两个机构有批准权力,一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个是国务院。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内决定的活动,如: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传统节日到国家公祭日,无疑是从民众灾难记忆、爱国主义认同的角度为节日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既是对革命历史的承续,又显示出对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尊重,这是国家以公共节日为手段,以立法的方式纪念历史大事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非凡之举,必将起到深刻而久远的社会影响,这些都具有法律效力。

    本届政府组成以来,批复同意的全国性活动日并不多,目前有“中国航天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品牌日”、“残疾预防日”,包括最近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早在我国汉代,就有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秋社日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后世把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作为秋社日。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我们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作为执政者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抓手,节庆文化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的地位不断明确、作用不断提升,其发展趋向受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刻影响,并在国家清理规范节庆活动的工作中逐步回归。应当充分认识节庆的文化内涵,将节庆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抓住组织节庆的有利时机统筹协调,进一步繁荣节庆文化、加强节庆文化建设,使节庆文化真正成为促进社会稳定、民众满意、民族和谐、国家自强和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节庆文化的传承发展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期,在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应抓紧推进节庆文化研究的历史性发展,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成果和多彩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盛会,既要紧扣传统主题,又要贴近群众的地域风俗、审美情趣和心理特点,要让群众喜闻乐见,又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突出民族特色,体现人文关怀,不断创造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节庆活动,以彰显中华优秀文化和增添节庆的永久魅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电话:010-57790511
邮箱:service@zhjqw.org.cn
京ICP备11048272号-1 |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38号
Copyright2010 CNF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邮件需求